明显的就是朝堂架构。
还有军制,除了人数变化,编制称呼和军衔一直用了五百多年。
这一次,周晟铭准备动一动,朝堂只有死忠和死人,没有守旧派
大明历551年,永德二十六年四月三十日,大朝会。
新皇年号必须次年实行,所以今年仍然沿用永德年号。
“有事准奏,无事退朝。”晋升为执礼太监的黄钱,还算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句。
“陛下万年~”众臣躬身弯腰,齐呼口号,谁也不敢小瞧这位只有12岁的乾武皇帝。
一切准备就绪,刑部尚书徐瑞泽第一个出列道:
“陛下容禀,晋王府谋逆一百二十三人尽数下狱,不知陛下准备何时问斩?”
其他朝臣默而不语,眼观鼻鼻观心谁都不说话,谋逆大罪,谁沾谁死!
“今日先不论晋王谋逆,朕想变一变这祖宗之法。”
皇帝虽小,但声音如同晨钟暮鼓,清脆而响亮,让人感到肃穆而又庄重。
朝臣们纷纷抬头,不可思议的看向小皇帝。
谁能想到新皇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改祖宗之法?
“陛下,不知陛下想如何变法?”礼部尚书张宣文适时“捧哏”。
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,是以自天祜之,吉,无不利也,国家也是这样,是时候让大明再次伟大了!”(狗头保命)
说了句开场白,皇帝开始详细从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教育等领域阐述自己的想法。
第14章 变革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